没想到,又是一部上来就惊到我的悬疑剧。
雨夜,一辆小货车忽然开到渔港派出所门前,
车前灯照得正吃泡面的值班警察用手遮住眼睛。
满身伤痕的检察官段鸿山(张鲁一饰)从车上下来,一个血手印,直接拍在渔港派出所的玻璃门上。
接着又步履蹒跚地走进派出所,张口就是:我要自首。
很快,这位昔日检察官就因为杀人嫌疑戴上手铐,在警察的押送下走进看守所。
却迎面撞上了十四年前被他检控防卫过当,从此人生被毁的前法学生李沐风(白敬亭饰)。
而仅仅因为昨天和段鸿山交谈后,段鸿山意外失踪而被扣押的李沐风,自然当场释放。
可段鸿山从检察官到嫌疑犯入狱,这背后是否是有人做局,还是他自己在下一盘关于正当防卫的大棋?
开场悬疑,接踵而至。
2025年,国剧似乎敲开了犯罪悬疑的大门。
鹅厂端上《棋士》,酷推出《沙尘暴》,桃厂奉上《乌云之上》。
而这股悬疑风暴还未停止,就在今晚,迷雾剧场又一部悬疑新剧登场——
李云亮执导,贾东岩编剧,高叶、张鲁一、白敬亭主演的悬疑剧《正当防卫》。
阵容够强悍,但更让人惊喜的是题材。
还记得去年春节档的口碑黑马,张艺谋执导的《第二十条》最初就叫《正当防卫》。
本剧依然对准热门法律话题,正当防卫。
看来,国剧创作触角又向“禁区”延伸。
首播3集,仅30分钟热度破3200。
首轮口碑不低,观众评价一致:有深度,够悬疑。
剧集热度,能不能复制今年迷雾剧场热剧《漂白》的辉煌?
口碑上,又能否和豆瓣破8分的《沙尘暴》《无尽的尽头》打个平手?
刷完3集,就一句话,这部《正当防卫》,很可能让今年的法制题材悬疑剧,又跑出一匹黑马了。
01、开局三起“正当防卫”悬案,三大谜题,让人欲罢不能好的悬疑剧,从不浪费观众一秒钟时间。
《正当防卫》就是这样,没有一句废话,开局就是悬疑点。
短短3集,三则命案,三大谜团,引出整部剧的核心悬疑点,硬菜上桌。
先看,命案。
第一案,“被家暴女杀夫案”。
调查此案的,正是市检察院检察官段鸿山和来协助办案的省检察院检察官方灵渊(高叶 饰)。
这也是段鸿山入狱前,刚接手的案子。
家暴受害者江婷已和丈夫分居,可丈夫张源又一次上门,仅凭一盘削了皮的芦笋,就断定江婷出轨,然后大打出手。
面对丈夫的死亡威胁,被逼到绝处的江婷,慌乱之中捡起水果刀连捅七刀,丈夫当场毙命。
而她坚持自己是“正当防卫”。
段鸿山和方灵渊在现场勘察后产生意见分歧,前者倾向于正当防卫,反倒是身为女性的后者认为有利用正当防卫谋杀的可能。
而已经精神有些失常的江婷对连刺七刀的辩解是:“他要是没死爬起来鲨了我呢?”
提问振聋发聩,难道面对生命威胁,受害者只有逃跑和被鲨两种选择吗?
难道正当防卫必须是一场完美的正当防卫才行?
但就在此时,段鸿山自己却成了嫌犯。
第二案,检察官自卫杀人案。
正是因为此案,李沐风一度被拘禁,因为就在和他交谈后,他当年案件的检察官段鸿山神秘失踪。
而当段鸿山再次出现,就是文章开头的报案场景。
被杀的,是一名实名举报他的重病老人,而他是被段鸿山一刀直刺心脏毙命。
但按照段鸿山的辩解,他是被老人绑到渔港一天一夜,
解开捆绑后,大雨中,老人想对他下手,他才被迫持刀反击。
就这样,段鸿山也被卷入了防卫案件中。他也坚称自己是正当防卫。
而负责此案的检察官,正是方灵渊。
方灵渊提出的问题也很简单:慌乱中,就用了一刀?
也因为此案调查,一桩十四年前的案件进入方灵渊的视野——
第三案:“校园自卫过当杀人案”。
被判刑的,正是李沐风。
十四年前,法学生李沐风看到学姐梅筝(张柏嘉 饰)正在图书室被一名男生侵犯,立刻上前阻止,和侵犯者扭打在一起。
结果却在被对方按在地上时,
捡起身边的刀,失手杀了侵犯者。
结果不仅被检察官段鸿山判定为防卫过当,甚至被起诉为故意伤害。
这个判决结果,让李沐风在监狱里度过四年,从此与法考无缘。
当两个案子跨越时空交织在一起,究竟真相是什么?
三则与正当防卫相关的案件,冥冥之中似有某种独特的关联,可真相依然遥远。
再看,谜题。
《正当防卫》故事吸引人的点,并不在于之前悬疑剧分尸案大尺度的猎奇。
而在于,那些深藏命案背后的谜题。
前3集,三个迷案互相交错,三个早就铺垫好的谜题,成了最吊观众胃口的钩子。
第一个,是正当防卫的疑点。
三则案件,嫌疑人都自称正当防卫,检察官都质疑并非正当防卫。
就说第一案,“被家暴女杀夫案”,看似没太大疑点,丈夫自己来到分居妻子家中,江婷也确实被家暴。
可是调查发现她家曾有第三人出现,这就引发了蓄意谋杀的怀疑。而且江婷一口气捅了七刀。但捅七刀就一定不是正当防卫吗?
还有第二案,检察官案。
方灵渊也提出了合理怀疑:段鸿山作为主任级检察官,当然深谙正当防卫法条。
更不用说他杀死的是一名重病老者,而且只用了一刀。而死者还曾举报他。
被举报者杀死了举报者,是巧合吗?
即使段鸿山真的生命受到威胁,有必要一刀刺杀老者吗?
段鸿山自己的辩护是:当时那种情形,他只能自卫,随手一刀,没想到会一刀致命。
可现场没有第三人,他说的是事实吗?会不会是利用正当防卫法条杀人?
最后是第三案,也就是李沐风案,也有疑点。
就是段鸿山质疑的,李沐风熟悉正当防卫法条。
而且被侵犯的梅筝,却被人指出当年在现场对李沐风喊了一句“鲨了他”,如果李沐风确是受到这句话影响,段鸿山是不是没有起诉错?
第二个,是方灵渊和两个女受害人的关系。
在第一次和方灵渊一起查案时,敏锐的段鸿山就察觉:方灵渊和嫌疑人江婷的关系似乎不是不熟。
而江婷也经历了李沐风、梅筝的校园防卫过当案。
江婷和梅筝的关系,也不简单——
再结合剧中方灵渊对梅筝的提问:是不是有谁,给了你们剧本?
梅筝和江婷的关系,到底是不是合谋凶手?
第三个,是李沐风的秘密。
检察官入狱、家暴案、校园案,三个案子看似无关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究竟一切是蓄意报复还是另有隐情?
将几个案子连在一起的,正是大好前途被断送的李沐风。
这个昔日法学生,是整个故事的题眼,也是破解谜题的关键。
当年他为保护女同学被判故意伤害,有口难辩。
当他背负一身污名,出狱仍然遭遇歧视和白眼。就连方灵渊因为错怪他来道歉,他都感到意外,因为已经习惯了。
而当年认定他是故意伤害的检察官,正是段鸿山。
14年后,代表正义检控者的段鸿山,却和14年前的李沐风因为同样的原因戴上了手铐,又因为特殊的职业身份,自证困难。
再结合段鸿山出事后,李沐风问他的那句:“为什么你是正当防卫,我不是?”
所以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在哪里?
段检在李沐风出狱之后在帮他开始新的人生,是出于愧疚吗?
李沐风对于段鸿山的帮助是真心感激还是带着仇恨暗自报复呢?
接下来,李沐风又将如何为自己洗刷冤屈?
这三个谜题,一条主线,两条暗线,贯穿整个故事。三案相互关联,三个谜团相互牵引,牵引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。
在当下爽剧的环境下,剧集追求的不是尺度也非爽感,而是一种由细密的前戏,严谨的布局,绵延的快感共同建构的高级悬疑感。
02、张鲁一真,高叶稳,白敬亭反差感绝了,我却被这个女二吸引为什么现如今,好演员都扎堆演悬疑剧?
因为悬疑剧就是能留下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,比如《棋士》的王宝强。
《正当防卫》里,这一演技法则,被几位演员,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先说最年轻的主演,白敬亭。
这次他的角色,一点也不简单。
李沐风是十四年前“校园防卫过当案”的当事人,因为这个污点他被法考拒之门外,而他一直坚信自己是正当防卫。
白敬亭以清新的形象和少年感为人熟知,角色开场的确就像《夏至未至》中的陆之昂,
直到从天真的高中少年,到绝望的阶下囚,再到出狱后寻求“迟到正义”的带着污点的普通人。
白敬亭要将人物从最初的惊恐、迷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演出来。还要让角色自带悬疑:他是当年的受害者?还是真的防卫过当?甚至藏着更深的秘密?
白敬亭光是造型,就自带一份遮遮掩掩的阴郁感。
再看表演,白敬亭的眼神里,不乏故事感,表面毫不在意,却隐藏着巨大的悲情。
值得一提的有两场戏。
一场是被拘留又被放出来,刚好看到当年坚持把他送进去的段鸿山穿上囚服。
那一刻的李沐风并没有爽感,也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。更多是一种深深的迷茫。
另一场戏,是李沐风对着段鸿山怒吼,“凭什么你是正当防卫,我不是。”
那一刻李沐风积压了14年的情绪喷涌而出,既有失去人生的痛苦,更有歇斯底里的偏执。
这些细节,都能让观众通过他的表演,理解李沐风这个角色,轻松外表之下的,内心深处的巨大伤痛。
再看张鲁一。
张鲁一自带正派气场,这之前,他演过不少高智商的的角色。
他演检察官是自带代入感。
果然一进入现场,无论是眼神交流还是对话,他已经把一个冷静得过分的检察官形象塑造了出来。
但这个角色设计本身就充满矛盾,作为检察官他理性认为判定没错,但又不自觉用行动对李沐风表达了愧疚。
张鲁一通过细腻的表演,完美呈现了这种矛盾。
而当自己成为阶下囚,那眼神的游移、表情的凝重,张鲁一的表演又给这个特殊的时刻,注入了层次感。
也让段鸿山这个人物,成为了推动剧情的关键力量。
至于高叶饰演的方灵渊,能说是轻车熟路。
别忘了在《第二十条》中,高叶饰演的吕玲玲就是女检察官。
另外,剧中有个女配,也让人觉非常惊艳。
就是饰演梅筝的女演员,演员表中的女二号,张柏嘉。
角色有一段悲情往事,被侵犯者反倒遭遇指指点点,李沐风还为救她入狱四年。
所以角色自带清冷神秘感,只有在李沐风身边,才柔软下来。
可以说,正因为张柏嘉的表演,校园案更多了一份人性的厚度。
除了这三位,其他演员的表现,也可圈可点。
比如张歆艺饰演的段鸿山辩护律师雷爽,出场看似平静,实则暗藏玄机。后来还被段鸿山终止辩护资格。
叶青饰演江婷,作为被家暴杀夫案”当事人,表面柔弱,又像是藏着秘密。
正是这些演员,给了《正当防卫》吸引观众的底气。
03、法制题材悬疑剧,又要火遍全国了最近悬疑剧扎堆,但《正当防卫》,却是很特别的一部。
和今年来口碑最高的国剧《未尽的尽头》一样,该剧也是法制题材的悬疑剧。
而剧集的底气,来源于三个方面。
首先,是可贵的普法视角。
该剧由最高检影视中心全程主导选题策划。
剧本基于5起真实卷宗改编,由最高检专家团队助阵,确保法律逻辑符合现实。
剧中“家暴反杀案”、“校园防卫过当案”等敏感议题,都直指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认定的模糊地带。
剧中两宗跨越十四年的“防卫过当”案件,像一张无形的大网,将几人的命运紧紧缠绕。
校园霸凌、家暴反抗、证言瑕疵、程序漏洞等一个个敏感又棘手的法律问题,被毫不避讳地摆在观众面前。
观众会忍不住代入剧情去思考:丈夫家暴被妻子7刀反鲨,刺一刀和七刀的区别,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到底该如何界定?
现实不是爽剧,但正是这些复杂、真实的案件,丰富了剧集的悬疑层次和主题深度。
其次,是悬疑拼图的技巧。
本剧导演李云亮代表作是剧版《风声》。编剧贾东岩除了跟导演合作过的《风声》,代表作还有《猎罪图鉴1》。
编导都是悬疑类型高手,果然在剧中展现了高超的技巧。
三个案件和悬疑感交叉,既不会过分隐藏线索让观众感到困惑,也不会过早揭示真相导致剧情太好猜。
尤其是三个案件,不仅互相交叉,又刚好让观众感觉云里雾里,似乎猜到了些什么,却又说不上具体内容。
比如观众都感到白敬亭的角色绝对不简单,但到底是不是他制造了后来的案件,却没人拿得准。
好的悬疑剧,不是编剧给一幅完整的拼图,而是用剧情留下的暗门,指引观众跟随主角一起完成拼图。
最后,是对人性灰度的呈现。
看《正当防卫》会发现,剧情涵盖了校园暴力、家庭暴力、司法公正等议题,形成“悬疑外壳+社会内核”的双重张力。
但同样注重人性的探讨。比如被家暴勇敢反抗的江婷、被谣言所伤的梅筝,还有从救人到被审,从审判到被疑的李沐风和段鸿山等。
每一个当事人,都不是简单的白与黑,也非“完美受害者”。
他们带来的人性拷问也充满张力:大家都懂法,凭什么段鸿山就被认定为“正当防卫”,而李沐风就被判“防卫过当”?
剧中每个人都带着问题出现,比如,谁来界定正当防卫?
是不是懂法的人,就该被认定为,更可能利用法条杀人?
面对起诉自己的检察官,嫌犯的仇恨要安放于何处?
从故事的视角,我们看到的不是悬浮的说教,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,也不是大尺度的猎奇,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,面对具体的案件。
这样的剧情,才会将观众拖进故事,代入思考。
这个一切都在速食化的年代,真正的好剧从来不抢时间,又最抢时间。
它想要不动声色引发的,是观众持久的回味与思考。
希望《正当防卫》,在悬疑尺度之外,在观众心里,留下余味。
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